在幻變的生命裡,時間原來是最大的小偷。

1.jpg 


[劇情簡介]

這是港片「歲月神偷」的開場,時間背景是六○年代的老香港,《歲月神偷》的片名,
出自羅啟銳當年著作文集名稱;以其自家於六十年代末的經歷作背景,一個物質缺乏卻心靈富足年代...
描述以做鞋為生的羅氏一家人於當時的經歷:一個簡單傳統的家庭,小兒子羅進二(鍾紹圖飾)
用他的眼光看世界、看他的家。
父親(任達華飾)負責製鞋,母親(吳君如飾)則負責家管和銷售的工作,就像你我的父母一般,
父嚴母慈,任勞任怨工作賺錢為的是小孩能唸好書,彌補更早年他們無法唸書的遺憾。
長子羅進一(李治廷飾)品學兼優、同時跟同學 Flora(蔡穎恩飾)談戀愛。
電影從頑皮愛惹禍的幼子出發,回望當年的一些歲月.....

2.jpg 

 

電影重現了香港半世紀之前的往日風情。一個鞋匠的家庭,一家四口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,
一條街道的居民,來自四面八方,在濃厚的人情味中互相扶持。
雖然生活困難,英國的警官不斷勒索收保護費,但是能夠賺得兩餐的溫飽,他就會繼續撐下去,
直到兒子罹患癌症,夫妻二人千方百計籌款,送兒子到內地醫病,他們仍然充滿樂觀的精神。
就這樣一條街道,有一個電話,鄰居可以輪流享用,這樣的舊日情懷,卻延伸出令人最大的感動…。

正因為片名大剌剌地點出了歲月情懷,《歲月神偷》的人物情境與故事發展其實沒有多大的意外。
濃郁的人情味,就是羅啟銳選擇的第一個切入角度,故事以任達華飾演的羅記鞋店老闆為中心,
他是弟弟,就在巷尾修鞋賣鞋,他的哥哥秦沛則是在街頭經營理髮店,兩兄弟,一個管頭,
一個管腳,理應人生齊全,衣食無慮,其實卻各有坎坷。
 
羅家人的生活悲喜,無非就是懂得苦中作樂,以及憂患總是緊隨幸福掩至的無奈,
短暫的幸福包括小店面的小閣樓,有著小兄弟的青春夢想,包括天夜近晚後,
左鄰右舍就在巷弄前搭起桌子,團聚用餐,包括六個大人,七個小孩卻只肯買五張票去看影......;
哀愁的人生,則圍繞著其任達華的長子羅進一(李治廷飾演)旋轉,他品學兼優,卻罹患了血癌;
他愛上了美麗的女同學Flora(蔡穎恩飾演),卻發現人家是富家千金,自己卻是寒門小子,
有著門不當戶不對的歎息;當然,還有一位愛哭又任性的小弟弟羅進二(鍾紹圖飾演)。


「歲月也許偷走了我們很多東西,如愛情、親情、友情,還有我們的爸爸媽媽,
但歲月也留給我們一些東西,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回憶裡。」-導演兼編劇羅啟銳

3.jpg 


導演羅啟銳以個人經歷作藍本,四處籌集資金,以1200萬元港幣拍成《歲月神偷》,
重現了1960年代的舊香港,並奪得第60屆柏林影展的水晶熊「新世代」最佳影片獎,
也為該片男主角任達華拿下香港金像獎影帝寶座。
《歲月神偷》的鞋舖主場景設在上環永利街一間印刷廠旁邊,不但勾起香港人對舊時代的回憶,
也為保留懷舊的市街文化盡了一份心力,喚起社會大眾對舊街區與古蹟舊建築的反思與尊重。

其實,片名再加上海報設計上的一句:「在幻變的歲月裡,原來,時間才是最大的小偷。」
《歲月神偷》的懷舊情思早已招式鮮明地浮現在底片上了,再透過任達華飾演的鞋匠老爸一句:
「鞋字半邊難,也有半邊佳!」
羅啟銳對於60年代香港人悲喜交加的奮鬥人生,其實已做了精準註解,
全片的所有工程只是呼應著這般論述而已。


歲月流轉,曾經失去過的,現在擁有的,只有珍惜。
時間偷得走時間但拿不走回憶,「做人,總要信」。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我們不是專業的影評更不了解香港的歷史  無法深刻了解這部片想表達的背景   
純粹是看完這部片後很有感觸~

這部片的爸媽    有很多部份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父母的縮影~
任達華飾演的爸爸    用他粗操的雙手做鞋養活一家  供兒子唸書
雖然書讀的不多  卻也關心兒子在學校學了些什麼~
雖然小兒子始終回答~中文、英文    甚至說中文教了英文    英文教了中文.....
像極了公公~~~

爬上樓梯修補招牌的媽媽吳君如    即使在巷尾沒生意也要讓招牌清楚的讓人看見
邊補編忍住辛苦的淚水.....
僅僅是這一幕    就讓我感覺超像媽媽說~

也深深覺得~任何時候都可以貪小便宜、愛計較
但...不要在兒子生病住院的時候    跟護士計較.....(現在可能不會有這種情形~~~)
不然受苦的還是自己的孩子.....

結婚戒指最好是買金子的    有天沒錢的時候還當得了錢.....
當了婚戒這一幕明明超催淚    感動之虞我卻馬上想到這點....天啊~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ple9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